巫羽鲜网專欄:http://223.27.37.78/GB/literature/indextext.asp?free=100113785
文的发生背景是北宋末金人入侵的那段历史,与背景在南宋末的《云风万里》刚好形成了一个呼应。但《云风》是由海贸由极盛转向衰颓来侧写一个王朝的倾覆,而《鹰逝》的目光则直直逼视金兵推进的战线,因此与《云风》突来的惨烈不同,《鹰逝》的血腥味一直弥漫故事始终。
这篇文是我看过不多的巫羽的乱世文中的一个例外,之所以会将其作为一个“例外”来讲,是因为在这个故事里,巫羽一改以往攻受相对的强弱立场,即同为承难者群体中的相对的强者与弱者,而变成了施害的强者与承难的弱者,不单是力量,财势或身份上的强弱对比,连立场、阵营都被一划为二,成为彻底而绝对的敌我对峙。因此自然而然的,感情不再是乱世飘萍的相偎共生,不再是刀兵底下的残喘柔情,而完完全全成了一种立场身份的强硬碰撞,归属于不同族属,又同时对立为征伐者与被屠戮者的双方,这份“我”和“你”的感情被卷入“我们”与“你们”的矛盾分野,也难以超脱“我们”和“你们”的激烈对立,因而整个故事就是在用深沉复杂的纠葛细致地展现着小我爱情在大我矛盾中的挣扎,甚至连一贯抢镜的时代动荡力量都被这种不可调和的冲突给淡化了存在感,最终的结果,单纯作为一个感情故事去看,它自然是好的;若放归更广阔的角度,它只能称作妥协(当然,很多HE的达成都是妥协的结果)。
其实关于结局,我看到一半时就有猜测。猜想的结果是两人归隐山林或流浪草野;要不就是在战后相对和平的年代里,当时间又麻痹了双方恨意的时候,他们换来短暂的不稳定的爱情。本质上,就是他们丢弃或淡化自身大我的部分,来成就小我的感情。因为他们最根本的感情障碍并不来自于他们自身,而是他们分别归属的族群敌我对立,因此矛盾的解决只能靠剥除自身依附于群体的那份归属,回归到纯粹的个人。于是,大我与小我难两全,便只有折中了,毕竟如此黑白分明的对峙双方是无法容忍感情共生的。
但说白了,这文用到的就是一个用烂古今中外横扫耽美小言的破鞋梗——立场梗。远眺有罗密欧朱丽叶,近看有当月新书《猛虎嗅蔷薇》(不过猛虎这部书我一点都不推荐,太烂,这个作者是没常识爱瞎掰把读者培养成吐槽神机的楷模)。立场梗虽然是一个烂大街的破鞋梗,但是能在偏娱乐的体裁之下,能在一众忙于在立场梗上开发萌点的文章里,像巫羽一样将这个梗写得如此踏实又严肃较真的,却实在不多见。
其实就个人趣味而言,比起不断制造外界冲突来推动主角感情发展的故事模式,我更喜欢作者将剧情进展的焦点摆在主角二人之间,即以一种内部式的矛盾来带动剧情,这样更能让人看清感情生发、成长、生变以及进境的各种脉络细节。简单来说,就是比起故事性,我更注重情感性。回到《鹰逝》这个故事,结合上面提及的个人趣味,它同样是一个偏重于情感性的故事。纵然立场对峙在文中以背景式的外在矛盾来呈现,但除却立场是人本身根源性的内在属性,立场对峙是人本身“大我”的一种延伸外,同样,作者也并未脱离关注个体情感的范畴,《鹰逝》说到底还是以着意表现阿鲁罕与徵羽爱恨交织的复杂情感为主。